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3个本科专业,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含高级工程师1人),外聘院士2人,兼职教授14人,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市级拔尖人才3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校级第一层次重点建设专业;通信工程是校级第二层次重点建设专业,凝聚态物理学是校级首批重点学科之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群(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理学三个专业)是首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近五年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发表SCIEI论文257篇,拥有专业教学和科研实验室49个,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现有在校生1346名。


 物理学(师范)

Physics

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立足泰安,面向山东,扎根基层,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教育情怀深厚、热爱物理教育事业,物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厚实、物理实验能力和物理教学能力过硬,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发展能力,善于综合育人,能够从事物理教学、班级管理及相关教育工作的中学骨干物理教师。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五年后具有如下的目标预期:

1.师德规范: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学教育价值,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具备高尚师德,热爱教师职业,具有坚定的教育情怀和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认同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2.专业素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与学科素养,较强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物理学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进行物理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能够指导中学生开展物理竞赛、物理实验竞赛、科普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

3.教育能力:具有德育为先理念,熟练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技能,具备独立开展班级、社团、主题教育以及班级突发事件管理等综合育人活动能力。

4.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较强的协调、管理、创新意识和反思能力,善于沟通合作,能结合学科特点并利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实现自我专业发展。

主干课程

(一)理论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物理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物理学史与方法论。

(二)实践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通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

物理学专业就业面广,能够在中学、政府部门或其他教育机构从事物理教学及相关教育工作。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和教学基本功扎实,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年来,有多名毕业生考入山东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考研率达35%以上。



通信工程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通信工程领域,服务泰安,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从事通信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合格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或具有相当的执业技术水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熟知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并将其运用到通信领域实际工作中,道德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意识较高,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理念。

目标2:能综合运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并借助于对所学专业软件、工程及现代工具、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及实验仪器的熟练操作,独立发现、分析与描述、研究与解决现实社会的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具备工程管理能力,承担通信领域工程项目和工程实践的创新能力较强。

目标4: 文字表达与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好,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目标5:良好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提高的能力,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主干课程

(一)理论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C++、算法与数据结构、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核心网、移动通信。

(二)实践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移动通信实训、现代通信系统综合实训、金工实习、专业见习、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就业方向

专业就业面广,市场前景好。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在现代通信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网络、系统、设备及信息交换、传输和处理等相关工程研究、产品设计、开发与调测、制造、运营与维护等工作,并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2%以上。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中专院校等。学生考研可选择理学及工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考研率不断提升,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考入知名学校继续深造。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备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应用领域,从事智能设备、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开发与服务、软件应用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工程报国、工程为民意识和良好的持续学习、工程实践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5年后,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热爱国家,爱岗敬业,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责任感,具有工程报国、工程为民意识,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实践规范及相关国家和国际法律,并能承担相关公共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责任(会做人)。

目标2:能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项目开发与设计、组织管理和经济决策的能力(会做事)。

目标3:具有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承担或负责多学科背景团队的工程项目,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并能够进行书面和口头的表达、交流与沟通(会共处)。

目标4:能够积极主动认清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通过正式或非正式途径接受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继续教育,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进行批判性思维,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适应未来技术。(会学习)。

主干课程

(一)理论课程

1. 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领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离散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2. 工程基础知识领域: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制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电子技术等。

3. 专业(基础)知识领域: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传感器原理与自动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EDA技术等。

(二)实践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环节

1. 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 实践实训类:电子工艺实训、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创新与实践、工程认知实践、计算机安装与维护实训、专业综合实践等。

3.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面广,能在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应用领域,从事智能设备、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开发与服务、软件应用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该专业毕业生连续十年就业率在95%以上,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考研继续深造,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考入知名学府。